邯郸:农文旅融合壮大乡村产业
做好山水生态文章、融入历史人文底蕴……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采摘、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近日,我市又出台了《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通过全域布局、重点打造、梯次推进的方式,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全面振兴。
涉县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每到节假日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今年“五一”假期,涉县就以“繁花之宴好兆头 ‘五一’就到涉县游”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三大片区、11大项、24小项文旅活动,为游客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盛宴。
游客 曾肯:
我是从洛杉矶来到这里,第一次到这里来,感到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这边的建筑物还有风土人情都很好,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
游客 杨韶华:
我是从长治壶关过来的,第一次到涉县,这个地方挺好的,吃的也挺好挺合我们口味,这里山美、水美,涉县人更美。
山水相依的自然风景,遍布漳河两岸的红色旧址,让涉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据介绍,根据《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要求,到2027年,我市要陆续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其中,涉县将立足国家旅游示范区优势,打造以漳河两岸为核心的漳河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王金庄村、大洼村等为核心的旱作石堰梯田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青塔湖、庄子岭等为核心的中药材(连翘)休闲康养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另外,作为华北地区蔬菜产销大市,我市蔬菜播种面积162.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8万亩。方案决定在丛台、永年等8区实施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提升、环京津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通过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建设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永年区喆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今年新引进了草莓番茄、多彩小番茄等新品种,还将大棚升级改造成了双层膜钢架结构,可以让游客和市民尽享休闲采摘的乐趣。
永年区喆兴蔬菜专业合作社 杨永刚:
在科技的加持下我们喆兴合作社实现了良好的效益,合作社种植面积共280亩,引进示范番茄、樱桃番茄、口感番茄等新品种7个,我们合作社取得了有机认证、绿色认证,提升了番茄品质、商品果率,增加种植效益,让广大客户实现采摘零风险,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全域布局与区域分工,东部平原县将发展非遗体验、农事采摘、乡村集市等乡村旅游业态。
馆陶县依托“粮食+艺术”的优势,让传统技艺创新升级,把杂粮变成精美粮画。现在,粮画小镇聚集了11家粮画企业、4个大师工作室,还建起粮画学校和研究院。
馆陶县粮画小镇寿东村党支部书记 张付任:
如今小镇内粮画工坊、农家民宿、非遗市集沿街铺开,游客可以体验粮画制作、品尝石磨面粉、住进夯土小院。今年“五一”假期我们还推出了“村BA”篮球赛、农产品市集等,5天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火了艾草产品 黑小麦醋等特产。
借势发展,顺势而为,馆陶县还将联动粮画小镇、彭艾小镇等特色资源,打造以康养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馆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华超:
我们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依托天河村千亩彭艾种植基地串联粮画、黄瓜、黄梨等特色小镇开通主题旅游专线,打造集彭艾康养、粮画制作、黄瓜品鉴等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路线,同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在明确各区域定位的基础上,我市还将建设康养小村、运动小村、美食小村等特色旅游村庄,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发展格局,打造全国研学实践活动目的地和乡村夜游消费新模式。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9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72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村、1387个省级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