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邯郸不是梦
——“人才小区”为千余家庭筑暖巢
近日,记者从邯郸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我市于毛遂大街以东、人民东路以南路段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人才小区”,规划建设1110套高品质住房。这是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之外,我市新增的一类保障性住房。
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人才小区”作为我市重点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这些住房预计将于2027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作为河北省除石家庄外唯一获批配售型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城市,我市正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标准,努力实现工薪阶层和引进人才“住有宜居”的民生目标。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人才小区)效果图
从试点申报到开工建设的“邯郸速度”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由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建设的政策性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面向主城区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群体及城市引进的各类人才销售。房价由划拨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及不超过5%的利润构成,不得擅自转让、调换。购房人可按规定申请不动产登记,每户限购一套,实行全国联网管理。
2024年1月,我市发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被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对接推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长王兆启介绍,为加快保障房交付,该局成立专班小组,通过周汇报、不定期现场督导等方式提升组织效率;项目团队“倒排工期”,将施工进度细化为“作战图”,在科学计划、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采用交叉作业等方式提高施工效率。2024年11月29日,项目启动勘探施工,实现当年申报、当年开工,展现了“邯郸速度”。
目前,“人才小区”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公开摇号,2027年上半年竣工交付。
惠及民生,拓宽范围获积极响应
“人才小区”精准面向“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群体”和“城市发展需要的引进人才”,打破了以往保障房仅面向低保、低收入家庭的限制。王兆启介绍,申请群体分为两类:一是工薪收入群体,需在主城区有稳定收入并正常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主城区无自有住房;二是引进的各类人才,需为按程序认定的D类以上人才或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主城区有稳定就业并正常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主城区无自有住房。
工薪收入群体可在市住建局官方网站的邯郸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专栏进行线上申请;引进的各类人才及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则通过邯郸市一体化审核平台申请,经联审后纳入轮候库。
为确保政策公平,2024年8月至9月,市住建局对主城四区开展多轮精准摸底调查和意向登记,共建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意向库1325人。同时,加快轮候库建设,截至目前,已有656人申请纳入轮候库,符合条件的人员仍可通过邯郸市住建局官网相应专栏进行线上申请。
我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了广大工薪阶层和引进人才的积极响应。符合申请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小李表示:“刚毕业不久,一直为在邯郸的住房问题发愁。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让我看到了在这座城市扎根发展的光明前景。”目前,小李已通过一体化审核平台申请纳入轮候库,期待能早日摇到心仪的房子。
工作人员正在申请平台后台进行审核
创新理念,“好房子”标准体现民生温度
据介绍,小区计划占地面积108.7亩,容积率为1.5,拟建设20栋建筑,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标准设计,全力打造高品质住宅小区。
68.24%的装配式建筑占比远超规范要求,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可减少50%以上的能源消耗。王兆启介绍:“小区还采用三玻断桥铝合金窗、三层中空玻璃、橡胶减震垫等新材料、新工艺,使楼板隔声性达到现行国家最高标准,外墙超厚保温层也让室内环境更加稳定。”
此外,“人才小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105平方米、90平方米和80平方米3种户型,并增设了丰富的服务功能。小区内设有休闲驿站、健身房、娱乐设施等,配备智慧停车系统,同时规划了托幼机构,满足青年人交流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更多细节体现了住房的人文关怀:单元入口零高差设计、楼道设置休息椅;300米半径内覆盖分级游乐设施、安全慢行路径,小区路网无障碍通用设计,设有连续坡道和盲文标识。王兆启介绍说:“我们在充分考虑适老化和适龄化细节的同时,采取了创新户型设计,如玄关系统含次净衣区、旋转鞋架;厨房配置升降吊柜和分类垃圾内嵌口;小区采用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电能供小区使用,全力打造碳中和样板社区。”
邯郸市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市在住房保障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王兆启表示:“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将有更多家庭受益。”
夕阳下,“人才小区”施工现场依然忙碌。不久,这里将成为1110个家庭的幸福港湾。邯郸正用一座座有温度的保障房,托举起普通人的“安居梦”。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